弘扬红色精神,传承革命传统
——文学与教育学院党总支开展红色教育基地学习活动
发布时间:2017-07-19 浏览次数:

喜迎党的十九大不忘初心跟党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6周年之际,717日、18日,文学与教育学院党总支组织开展了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学习考察活动,活动以“弘扬红色精神,传承革命传统”为核心,践行“两学一做”,重温革命历史,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坚定不移跟党走。党总支书记程志龙、院长吴长法带领党总支教工支部党员和学生第一党支部的教师党员和学生党员代表共赴宣城泾县参加此次活动。

五个小时车程的奔波劳顿并不能磨灭总支党员们学习革命精神的热情,炎炎烈日不能阻挡我们参观的脚步,疾风骤雨不能泯灭我们学习的信念。简短休息后我们参观了王稼祥纪念馆。在王稼祥纪念馆,我们看到了稚气未脱的王稼祥读书时期的画像,看到了王稼祥生前参加革命时的书信、手稿和学习过的革命书籍,感受到了王稼祥为着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而放弃优越、舒适的家庭环境义无反顾地投身革命行列的坚决和果敢。王稼祥能在中国革命的关键时刻正确的选择了毛泽东,正是他在遵义会议上投了毛泽东关键的一票,从此确定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19437月,他在《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民族解放的道路》一文中,首次提出毛泽东思想这一科学概念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之一。这是一肠子被炸穿了、坚持八个小时没有麻药手术的铮铮男儿,这是一个腹部通着管子、坐着担架参加了长征赤胆男儿

红色教育基地——皖南事变烈士陵园。皖南事变烈士陵园由入口纪念碑、主题广场、主碑纪念广场和无名英雄烈士墓四个纪念性空间序列配以皖南事变史料陈列室有机组合而成,整座陵园以邓小平题写的皖南事变死难烈士永垂不朽纪念主碑为中心四座巨大的石柱以数字寓意新四军的四,七米高隐喻皖南事变悲壮惨烈的七天七夜在那七天七夜的时空,无数的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无数的死难者名字还不为人们所知,他们不为金钱和名利,只为理想和信念。他们长眠于此,他们永恒于此,青松苍劲在为他们守护,竹声涛涛在为他们歌唱。在纪念主碑前,总支的党员们举起右手庄严宣誓,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永不叛党!在新四军军部旧址,我们参观了旧址内部历史文物介绍,聆听了革命英雄的光荣事迹,深刻体会了叶挺、项英等革命前辈为夺去民主革命胜利而英勇奋斗的伟大革命精神。

最难忘那些死难的烈士,最难忘那些忠诚的卫士,最难忘那些英勇的女兵,最难忘20岁就被活埋的英烈……青山埋忠骨,精神育后人皖南事变殉难烈士浩气长存

这是一场别开生面的红色革命教育之旅,党员们又一次接受了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精神洗礼,让我们进一步认识到中国共产党英明伟大、光荣正确。活动结束后,党员们纷纷表示:要牢记革命先烈的光辉功绩,牢记入党誓词,传承优良传统,坚定革命理想信念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坚持“四个意识”,不断弘扬革命先烈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切实履行好工作职责,积极投身到“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去,讲政治、重规矩、做表率,扎实有效地开展好各项工作,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目标努力,为人民服务,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文/潘兰香)